- 王任智,陈伟隆
<正> 国内外农业科技的发展表明,植物生长素、调节剂、刺激剂等类物质的广泛应用,是提高农业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天然橡胶种植业史上,本世纪初就开始了产量刺激剂的研究,到六十年代中期,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从187种化合物中筛选出了高效增产刺激剂乙烯利,它的发现和应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割胶制度改革,是植胶史
1990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潘华荪,杨少斧
<正> 全国橡胶优良品种汇评,云南、广东组于1990年7月29至8月11日,对云南热作所提出的19个参评品系进行了现场审查和室内评议,同时,对红河分局和德宏分局热作所提出的22个品系也进行了评议。 此次汇评,始终坚持原则标准,就省热作所试验场所属七个生产队的有关试验区以及西双版纳四个农场六个分场9个生产队的试验种植区都认真细致的进行了评审。对参评的19个品系,从试区排列设
1990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黄雅志
<正> 八十年代,全省已完成胶园更新1.2万亩,新建立的第二代胶园,橡胶树普遍长势喜人,预计植后6—7周年可达到开割标准。但从近两年的调查看来,根病问题比较突出,许多更新胶园2—3年生的幼树,即受根病侵染,有的连续3—5株同时发病死亡形成病区。若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展,将会给橡胶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橡胶树根病发生情况
1990年04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胡绍云
<正> 本观测布置于1985年本所三队建立的“提高胶园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栽培技术研究”基地上。该地属景洪坝缘冲积阶地,海拔580米,坡向南、西南,坡度小于10°,供试品系为RRIM600,于1986年6月定植,株行距1.5×6×16米,每亩40株,每个大行间种咖啡4行,株行距1×2.5米。现橡胶树高约7米,冠幅约4.5米;咖啡株高约1.5米,冠幅1.4米左右。
1990年04期 12-1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尼章光,李先荣,李超,龙惠英
<正> 三年芒是云南芒果产区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它具有生长适应性强,速生、早产、风味好等优点。在一般管理条件下,植后3—4年可开花结果。但常因营养供应不足而生理落果比较严重,产量低且不稳定。为探索促花保果增产措施,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试验,其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 在本所果园进行试验,材料为栽培管
1990年04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陈克难,张佑新
<正> 在高温干旱季节,天亮前由于气温较低、湿度较大、静风,对胶树排胶有利,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我场从80年代中期以来,大力提倡和鼓励胶工在4—5月份进行戴头灯割胶,并制定了相应的行政管理和经济措施,搞好物资供应和后勤工作。生产队由专人负责轮流值班登记戴头灯割胶的胶工人次,分场领导干部不定期在凌晨4点钟左右到生产队检查割胶情况。
1990年04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陈文奋,彭琼生
<正> 曼赛龙柚[Citrus grandis(Linn.)Osb.]系从当地傣族栽培的实生柚中经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多年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它的果形美、色泽好,风味纯正,汁多化渣,甜酸适口,品质优良。嫁接苗植后3年开花结果,6年进入盛产期,亩产1.5~2吨以上。从1983年以来,该品种在滇南已推广种植2000亩左右。而福建、广东、海南、四川等省也已引种,部分地区已开花结果。 一、形态特征
1990年04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吴运通
<正> 一、种质资源 (一)新种质 1987年5月由E.Schultes教授在哥伦比亚提供的两批芽木201个基因型,从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运到科特迪瓦,使科特迪瓦的基因型总数达到3029个。其中包括: ——1974年法国—巴西在阿克里和朗多尼亚考察采集的39个; ——1981年由IRRDB(国际橡胶研究和发展委员会)组织的国际考察,以种子搜集的2371个和以芽木采集的130个;
1990年04期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ZAUBERMAN,G,李维锐
<正> 在以色列进行了采收后1小时开始施乙烯利6、12、18和24小时,和采收后6、12和18小时开始施乙烯利6小时对油梨果影响的研究。:采收后1小时开始乙烯利处理18和24小时的,加快了成熟油梨果的后熟,对采收后1小时施乙烯利12小时或时间更短的,没有加快其呼吸率,乙烯利扩散和果实变软。采收后1、6、12和18小时开始乙烯利处理6小时的,没有加快后熟进程。
1990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John Pater
,郭亚钢
<正> 马来西亚的珈啡种植业在19世纪末期开始萧条,主要原因有如下三条: 1、由于生产过剩(巴西),咖啡价格非常低; 2、咖啡叶锈病蔓延; 3、种植橡胶日益重要。 此后马来西亚的咖啡再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而成为次要作物。目前咖啡由小园主采用很不专业的方法在全国各地种植。
1990年04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建白
<正> 一、分类与形态 油梨(Persea americana),属樟科,已知有三个生态系(亚种或植物学变种):墨西哥系、危地马拉系和西印度系,也可分别认为属于亚热带、半热带和热带类型。三者主要区别见表一。 油梨根系浅,从新梢上抽生叶片,呈
1990年04期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1990年04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